• 翻山越嶺把醫療送上門

    本報記者 高陽

    在中國和尼泊爾上千公里的邊境線上,有這么一位基層醫護工作者,騎著一匹馬翻山越嶺,騎著摩托車披星戴月,她不畏艱難、不懼風霜,默默扎根基層12年,守護著邊疆一方人民的生命健康。在她的心目中,有著一本全鄉上千人的“健康賬”;在她的努力下,服務地住院分娩率達100%。她就是被中宣部、國家衛健委評為2023年“最美醫生”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宗嘎鎮衛生院院長——索朗片多。

    “騎馬過不去的地方,就拿著手電筒步行過去”

    索朗片多1987年12月生于日喀則市江孜縣。在藏族人心中,醫生這一職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,所以她從小就立下志愿,“將來要當個醫生”。高考那年,索朗片多報考了西藏大學醫學系,2011年畢業后,被分配到日喀則市吉隆縣貢當鄉衛生院。

    貢當鄉深藏雪山秘境,與尼泊爾僅一山之隔,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,全鄉1000多人散布在11個自然村落,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。這里夏季滑坡、塌方、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,每到冬天就大雪封山,公路常處于斷通狀態,交通條件極差。

    2011年12月底,索朗片多剛來吉隆縣報到,就遭遇大雪封山,道路中斷,她被滯留在縣里,直到第二年5月才到達貢當鄉?!班l里與世隔絕,只有幾間商鋪,吃飯的餐館也很少?!彼骼势嗾f,由于物資無法滿足太多人駐留,前來送行的干部把他們安頓好便馬上離開了。

    不僅物資稀缺,工作條件更為艱苦。在鄉村衛生院工作,索朗片多“什么都要干”,一個人往往既要出診、開藥、做檢查,還要負責很多上門的公共衛生調查統計工作。貢當鄉下轄11個自然村,村與村之間距離非常遠,開車也要一兩個小時。為了方便及時上門為村民看病、為產婦接生,索朗片多逼著自己學會了騎馬?!巴砩铣鲈\是常有的事,騎馬過不去的地方,我們就拿著手電筒步行過去。不管寒風暴雪還是白天黑夜,只要有病人呼喚,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?!?

    每逢惡劣天氣,鄉里就交通阻斷,形同“孤島”。物資本就十分緊缺,索朗片多常常還未來得及采購就面臨封山。最難的時候,索朗片多和同事啃過期的方便面度日。令她感動的是,當地老百姓得知情況后,會把自家食物分給衛生院一些,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。

    “真不知道還要在這里待多久”,索朗片多經常聽到其他同事這樣說,沒過多久,派來的醫生走的走、調的調。索朗片多也動過離開的念頭,她甚至想,也許當初考高點分數,就不用來這么艱苦的地方。但這一念頭很快消逝,她還是堅定地選擇留下。她說:“我是農村出來的,非常了解基層缺醫少藥的困境,如果我都不留下來,別人就更難留下了?!彼Mㄟ^自己的力量,改善這里的醫療條件?!斑@也是一份磨煉,能讓我成長起來。無論怎么艱苦,總能拼出一片天地?!?

    挨家挨戶做工作,確保產婦入院分娩

    貢當鄉地處邊境一線,新冠疫情期間防控壓力非常大。索朗片多不顧山體坍塌、泥石流災害,數次翻越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,為村民接種疫苗。2021年6月,時值蟲草采挖季節,村民大多不在家,索朗片多就和同事們一座山頭又一座山頭地找人。高原天氣多變,原本還是大晴天,突然就烏云密布、暴雨如瀑,司機載著索朗片多和同事們行駛在盤山道,山高谷深,絕壁懸崖。突然一個急剎車,所有人心一驚,下車查看后,才發現前車輪已抵在盤山道邊緣,再往前半個手掌,就會跌入萬丈深淵?;貞浧甬敃r情景,索朗片多仍心有余悸。這類危險在索朗片多生活里一度是常事。前往貢當鄉汝村進行醫療巡查時,需翻過海拔6千多米的高山,唯一通向村子的橋被大水沖垮。索朗片多和同事往往只能手拉手趟過沒過大腿的湍急河流,一旦沒留意摔倒,后果不堪設想。

    2011年索朗片多和另外兩名畢業生到貢當鄉時,當地僅2名醫務人員,她們5個人要負責全鄉近1300人的健康。從醫12年間,她一有空便走村串戶,挨家挨戶問診走訪。足跡遍布鄉村絕壁小道。哪位孕婦快到預產期、哪個孩子要接種疫苗、誰家老人有慢性病,索朗片多一清二楚,在她心里,始終有本全鄉近千人的“健康賬”。

    2018年的一個下午,索朗片多接到一通急救電話,有個老奶奶在放牧時突然大口吐血,她連忙和一名村民趕過去。牧場山高路遠,索朗片多先騎摩托趕到山腳,又騎馬上山,片刻不敢耽擱。老奶奶之前的健康檔案是由索朗片多負責,她非常清楚其身體情況,早就在藥箱里備好了藥物。喂老奶奶服藥后,索朗片多又給她輸液、打止痛針。病情穩定后,她預備第二天一早把老人送下山轉診。為此,她留下過夜,牧場帳篷狹小,索朗片多就裹著毛氈,蜷縮在牛棚里。半年后,老奶奶的女兒在路上偶遇索朗片多,感激地說:“多虧了您當時趕到,救了媽媽一命?!?

    在藏地,老百姓就醫意識薄弱,不愿意去醫院,有的老人甚至稱“死也要死在家里”。分娩更是如此,很多藏族婦女認為“老一輩都是這么(在家分娩)過來的”。住院分娩對她們來說,既難理解又很麻煩。索朗片多就背著藥箱走村串戶,宣傳衛生知識,苦口婆心地勸說,挨家挨戶做工作。終于,在索朗片多的努力下,貢當鄉產婦幾乎都能提前住院分娩,她經手管理的新生兒數量近300人。產婦們從拒絕入院分娩,轉為基本在預產期前2個月,主動下山到衛生院待產。索朗片多謙虛地說:“主要是國家醫保政策好,住院分娩報銷比例大,大家積極性也高?!比缃?,36歲的索朗片多已調到宗嘎鎮衛生院,但她仍經常接到貢當鄉百姓的問診電話。

    希望多給基層醫生進修機會

    山一程水一程,面對行路難,索朗片多沒有抱怨、沒有氣餒,車不通就用雙腿走,把醫療服務送上門。像一代代邊疆村醫一樣,索朗片多用無私的奉獻守護著邊境人民的健康。近年來,國家加大了對邊境縣、鄉、村公路建設的力度,加強了道路保通的隊伍和設備,貢當鄉也從昔日的“孤島”變成了道路通暢的旅游地,村民及衛生院的生活生產困難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緩解。

    索朗片多的家鄉江孜縣雖然與吉隆縣僅相隔了600多公里,但因高原交通不便,駕車也要10個小時才能到達。工作12年,索朗片多很少回家過年,她總說:“這里就是我的家,村民就是我的家人?!碧岬郊胰?,索朗片多幾次哽咽、沉默,她愧疚自己沒有盡孝道,虧欠女兒。今年8歲的女兒總會問奶奶:“人家媽媽都回家,我媽媽怎么不回來?”盡管如此,看到收治的老人們病情好轉,或能及時轉診,看著接生的孩子健康長大,索朗片多感到很欣慰、很幸福。今年,因被評為“最美醫生”,索朗片多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。盡管行程緊張,她依然堅持要看一眼天安門,這個在她心中無比崇敬和神圣的地方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隆重舉辦的頒獎儀式上,索朗片多激動不已,幾度落淚?!斑@份榮譽沉甸甸的,感覺自己的責任更重了,我還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,更好地服務百姓?!?

    作為鄉鎮衛生院的院長,索朗片多深知責任很重:“基層醫療條件比不上大城市,西藏邊疆地區更為艱苦,醫療人才尤為短缺。雖然通過公益崗位(即政府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措施)招來不少醫務人員,但專業能力參差不齊,當地醫生技術水平也有很多局限?!彼骼势嘞M磥砩霞壞芏嘟M織醫療技能培訓,為基層醫生提供進修機會,從而提高鄉村醫療水平。

    在索朗片多看來,好醫生應當醫德高尚、技術精湛,對病人負責到底?!皩Σ∪艘裼H人一樣,不忘初心,做好基層醫療服務?!彼骼势鄬υ缒甏謇镄嗅t的經歷難以忘懷,那時,她負責村民的健康管理,便對他們時時關心,事事關照。聊天問候時,村民也不把她當外人,時不時招呼她“過來吃一點”。她笑著說:“大家都叫我‘索朗’。在藏語里面,‘索朗’是‘福氣’的意思?!痹诖迕裥睦?,索朗片多是為大伙兒帶來福氣和健康的人?!?